鉀長石是農作物生長的重要的元素,世界上鉀長石蘊藏著很多含鉀資源,但鉀長石絕大部分是水難溶性的或不溶性的。我國鉀長石資源豐富,可溶性鉀資源十分貧乏。鉀長石國外可溶性鉀資源足以滿足農業的需求,因此,利用水難溶性的鉀資源制取鉀肥的研究較少。我國從二十世紀60年代初起就開始利用鉀長石制取鉀肥的研究,先后進行了數十種工藝研究,綜合起來可分為:燒結法、高溫熔融法、水熱法、高爐冶煉法和低溫分解法。
一般工業要求
制鉀肥用氧化鉀( K2O )>9%氧化鎂加氧化鈣(MgO+CaO)<2%氧化鈉(Na2O )<3%
普通陶瓷及電瓷用(瓷土和瓷石)Al2O3>或≈13%
玻璃配料用Al2O3>18%,SiO2 <70%
研磨材料氧化鉀( K2O )>10%二氧化硅(SiO2 )>60%三氧化二鋁(Al2O3 )>18%
燒結法
利用石灰石和煤炭作原料,經過粉碎,成球后在立窯煅燒,使其中的氧化鉀轉化成水溶性,該種方法生產成本低,但生產過程中能耗大,且鉀長石中的鉀轉化率較低(60%—90%),使其推廣受到阻礙。
高溫熔融法
該法在生產鈣鎂磷肥的基礎上,配入25%一30%的鉀長石,高溫熔融(1200—1300℃)制得鈣鎂磷鉀復合肥,其產品含有效磷(P2O5)10%—14%,可溶性鉀(K2O)4%—5%,該方法生產成本低。
0535-8312222
13589896789
zycytsf@163.com
山東省招遠市辛莊濱海新區